沾益天生洞
天生洞位于城西五公里处,自八十年代初开发以来,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景胜地。被誉为云南第二奇观。它是大自然这位艺术巨匠耗费三亿五千多万个春秋雨造就的地下迷宫。整个溶洞分为三层,主洞深播,支洞交错。已开辟的游览路线全长800余米。
溶洞为东北向,深为1560米。入洞之初,巷道甚低,仅约一人高,渐入渐高,曲折宛转,见路中有石,圆若磨盘,上有一柱与顶相连,有人称为青树盘空;但石下多空,右边与山崖相连,有人又称为水磨飞旋。再进,有天窗透亮,迎面凉风习习,再前,经过“蛇钻洞”达一宽阔大厅,高约30米,宽约20米,悬崖坠石,各呈奇姿。大厅东口有石柱挺生,上面缀满石质的奇花异卉,旁有小凹,满小盈池,有人呼为“雨蛙石”,四壁石乳凝似各种动物,活泼如生。殿后有“梯田”数处,有的在坡上,细纹银浪,精巧工致,千百块相连;有的在平处,大小相间,梯田水满,旁立石像,传为“仙人耕田”。过前厅续往前,过“石门”,越“亲嘴石”,行约数十米,至后厅,宽敞处略与前厅相当,厅北有柱凌空,上部状若佛头,柱身雕饰精美,池中浅水盈盈,其旁一石隆起,状如青蛙蹲伏,蛙背似有巨大蹄印,有人戏称为“青蛙被牛踩”。柱旁有崖壁立,石乳凝成棕榈、大青树、藤蔓等形状。
溶洞下层已多精彩,然“楼厅”更为瑰丽。在“天窗”下前不远,沿石壁攀“天梯”而上,只见奇景荟萃,目不暇给。在长约30至40米的巷道中,有的钟乳石如塔林立,有的如蘑菇丛聚,有的如大型的粉红石莲悬空,有的如乳房密密下垂,有的如雨后鲜嫩的春笋,有的如老树盘根,越往里,石钟乳越密集,有时需要侧身而进,有时又经弯腰钻过,有的地方玉笋如林,柱地连天,密密层层,虽方丈之地,却气象万千,它的自然美保存得如此之好,真令人惊叹!
从“二楼”过栈道,再连攀两层险梯,至洞中“音乐厅”,这里的碧莲玉笋,许多都会发音,只要有熟悉的人,敲击适当的部位,就能演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据说,溶洞的开发者们,在休息时,就用这些玉管演奏了一曲《东方红》,还录下了音呢!
整个溶洞,廊道起伏曲折,曲径通幽,险峻神奇。殿堂宽大宏伟,四壁是岩浆凝成的各种精美图案。石柱、石笋、石花、石漫参差错落,五光十色,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真让人有一种恍若置身于神话世界的感觉。
天生洞洞中奇,洞外美。洞前就是鹿泉湖,水碧湖静,湖内可游泳,可荡舟。湖的东面是一片果园,西面是一片松林,青翠幽静。林间鸟语声声,遍野山花四季常开。湖、林、花、或水天一色,或人花不分Z或翠竹掩映,或怪石鳞峋。洞、山、水浑然一体,无一处无特色,无一处不绝妙。
天生洞,不愧为云南第二奇观,这是一座真正的大自然造就的艺术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