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古镇有最正宗的老昆明味道
曾经,官渡古镇似乎离昆明人很遥远,但随着广福路的修建,附近新亚洲体育城、世纪城等大型社区的崛起,官渡古镇跟昆明的距离,一下近了许多。
官渡原名“窝洞”,是滇池岸边一个螺丝壳堆积如山的渔村。最早在此驻足的,不仅有南诏、大理国的王公贵族及其侍从,还有与他们形影相随的宗教文化。官渡建造时间最早的寺庙是始建于唐朝的供奉摩诃迦罗(大黑天神)的土主庙和宋代的法定寺。现在的土主庙大殿体量较大,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檀梁架结构,特别是大殿正面屋檐下的清式九踩四翘如意斗拱,规模宏丽,繁富华美。它们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官渡“六寺之首”妙湛寺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古镇的中央。寺内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后来西塔毁于地震,而东塔保留至今。
当然,在官渡古镇宗教建筑中名气最大,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前的金刚宝座塔。在我国现存的10余座金刚塔中,妙湛寺金刚塔是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建筑上高低错落,品字布局,十分壮观,构成了官渡镇古建筑群的核心。
官渡是藏传佛教进入昆明地区的登陆地,妙湛寺石塔的建筑留下了藏式密宗佛塔的深深烙印,这鲜明地体现在喇嘛塔式的塔身建筑上。后来建造的北京大正觉寺、碧云寺和呼和浩特慈云寺金刚塔的塔身都是典型的汉式多层密檐塔,喇嘛塔式塔身的金刚塔全国仅此一例。
到了清代,官渡古镇在今螺峰、秀英、西庄和尚义4个村子的范围内已形成洋溢着浓浓文化色彩“六寺七阁八庙”的建筑群。
在官渡,还能找到最正宗的老昆明味道,凉米线、豆花米线、炒饵丝、煮芽豆,还有古镇最出名的“官渡粑粑”。在古镇,每天都有当地居民表演的花灯及对歌,都是在昆明城里不多见的老昆明民俗。
交通路线:市内乘31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官渡古镇(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