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昆明旅游业第一方阵 西山景区3年创5A级
新闻速读 继续原地“踏步”,还是重返昆明旅游业第一方阵?
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回答得很肯定:不仅要重返昆明旅游业第一方阵,而且还要再现西山景区往昔“流金岁月”的景象。
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要重返昆明旅游业第一方阵,还要再现西山景区往昔“流金岁月”的景象。管委会回答记者的“底气”除来自市委、市政府外,还缘于西山区委、区政府对西山景区发展提出的新行动新纲——在未来3年,将西山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风景名胜区。
“日”下西山
“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这是上世纪中后期,在游客中流传于最广一句广告词。而龙门是指昆明西山景区内的一个景点。
原市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回忆说,西山景区是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核心景区,汇集了众多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在上世纪中后期,以及2000年以后的几年里,西山景区一直处于昆明旅游业“第一方阵”之列,是昆明,乃至全省的旅游业的标志性产品。从某种程度上说,她还是衡量昆明旅游兴衰一个标志,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然而,就是这个昆明旅游业的地标性产品,却一度沉寂。
权威数据显示,从2006年—2008年间,西山景区入园人数、旅游收入等方面,几乎年年在360万人次、2400万元左右徘徊。“日”下西山,成为了笼罩在这个传统、地标性景区上空挥之不去的阴霾。
与这些数字想对的是,邀约朋友和家人“爬西山、登龙门”,是居住在昆明周围的人,多年来保持的一种习俗。而这部分占据景区入园人数70%以上的人群,却多半只是在景区周边玩玩,并没有购票入园。也就是说,每年有260多万左右本地市民消费支出,流失在景区的经营收入之外。
“这部分收入,就像是装在玻璃保险柜中钱一样,看得见,摸不着。”
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矣志高表示,长期以来,西山景区单一的发展模式、过时的旅游产品、传统的观光路线和游览主题,使西山所具有的吸引力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华丽升级
打破“玻璃柜”,获取蛋糕,成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激情奋争的“原动力”。于是,去年底,经市委、市政府批准,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挂牌成立。
有业界专家表示,西山景区的转身升级,从表面看是企业发展需要,但放眼于昆明旅游“二次创业”环境中看,势在必行,更有着示范与样本的借鉴意义。
体制破除, 华丽升级带来的是,西山景区行动新纲领——力争在3—5年内,将西山景区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成为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风景名胜区。重返昆明旅游业第一方阵,要再现西山景区往昔“流金岁月”的景象。
矣志高透露说:“在市规划委员会第15次会议上,西山景前区的相关规划现已获准通过,预计今年9月底开工,明年6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正在进行项目的立项、征地、拆迁等工作。景前区和主景区的投入将近3亿左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留给等待之人托词。
3亿元巨资,对于一个仅有千余万自有资金的景区管理委员会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没有资金来源,也要干。”矣志高斩钉截铁说道,现在我们是规划、重建同步走,并且在今年底就要为游客和市民呈上一个大礼包——重现“滇池夜景”灯火阑珊之景象。
据矣志高透露,西山景区现正打造昆明第一夜景灯光,即对龙门景点内9层11阁进行彩灯亮化。届时,上西山游玩的游客,白天可以面对五百里滇池,登龙门观日出,流转于峰峦跌宕,云蒸霞蔚的秀丽景色中;晚上可在色色斑斓中,欣赏、观览龙门石窟另一种景象。旧时昆明十大景观之一“滇池夜月”将重返人们视野中。
除了主景区外,西山景区管委会还将对景前区、核心片区及后山片区进行改造。
塑城市盆景
按规划,景前区改造后,将新增停车位1045个,彻底改变景区现有社会车辆随意停放、交通拥塞的状况。届时,所有的社会车辆将只能停在景前区范围内,上山游览将采用旅游环保车,作为游客在景区内的代步工具。矣志高认为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景前区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也有利于景区环境的长远发展。
与景前区不同的是,占地10.48平方公里的主景区,将重点在现有的景点上进行提升。矣志高说,核心片区将打造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商务会议和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新型景点。不过,在整个西山景点的改造中,最有发展潜力的还是后山片区。
谈及西山后山,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数农家乐。但矣志高描绘说,除农家乐外,后山片区将在3—5年集中打造以攀岩、大型体育公园、汽车营地、星级酒店等旅游设施和产品,把传统的观光旅游,向体验、休闲游、健身式消费延伸,从而建立大型的旅游产业链,带动整个景区的全面发展。
“与同时,随着呈贡新城、海口工业园区及安宁片区的建设,西山景区将成为昆明最大的“城市盆景”,这张旅游名片的含金量也将更重。”
因此,矣志高信心满怀说道,到明年底,预计西山景区年收入将超过5000万元,重返昆明旅游业第一方阵的日子将指日可待。
为快速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西山景区管委会在上月成立了昆明西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对西山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据今后发展可能还相继成立景区管理分公司、龙门索道分公司、交通服务分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等多个机构,参与管理景区各领域的全面建设管理。(记者 廖兴阳 缪亚平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