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要学四川“旅游发展大会”模式(图)
学政府 四川更重视政府主导统筹营销
昆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段庆元指出,近几年,四川旅游迎头赶上云南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府主导旅游市场。目前云南也在学习这一点。四川采取政府国有控股或国有独资等方式,以前在云南,认为旅游属于第三产业,应全面放开政策,采取自由经济、市场调节等措施。但却导致出现了旅游秩序混乱、旅游资源浪费、营销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
“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这也是旅游资源需由政府主导的重要原因。旅游景点普遍在一条线上,各景区行政区跟相邻行政区域存在资源雷同的现象,为避免出现开发重复也需要政府主导。”段庆元说,“云南旅游处于正在发展中状态,行政区域单独做宣传不仅会与相邻行政区域景点重复,也因财力不够而造成宣传不到位。由政府主导统筹营销,整合资源后,不仅加大了景点宣传力度也避免重复宣传浪费现象出现。”
政府对旅游资源宣传投入大
武隆是近年来重庆旅游局热推的一个喀斯特地貌景点。07年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由于生态资源类似、地区邻近,人们难免会拿重庆武隆和云南石林来比较。而云南石林比重庆武隆的开发早了近60年。但后来这些都被四川“学”了去,并且以更大投入的方式培养旅游景区。
武隆县县委书记刘旗在接受采访中提过,武隆县在08年一年间就筹集了8000万元资金集中用于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并制定了详细的门票优惠及奖励政策,充分表明了武隆县做大做强旅游经济的坚强决心。按照目标,2011年之后武隆县将兴建机场、酒店等基础设施,为武隆旅游走向世界打基础。
川渝旅游存在了一些云南旅游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对旅游资源的投入比我们大,同时更注意创新思维。”石林管理局相关管理者表示。
思维创新寻找“走出去”的门路
在景区宣传上,川渝对比云南也是“先学后赶”。近年来,用影视炒热旅游的宣传手法屡见不鲜。其实《一米阳光》炒火丽江旅游,便是一个早期的成功案例。而川渝在向云南学习这方面的成功时,并不只在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主动地“走出去”寻找门路。
首先在获悉导演张艺谋准备开拍《满城尽带黄金甲》时,重庆武隆方面主动派人送上了景点资料。之后武隆方面又与张艺谋签订了《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项目投资协议,提出了“芙蓉仙女·印象武隆”旅游形象品牌。“文化”这张牌让武隆景区游客量猛增,许多游客都是冲着电影拍摄外景地而来的。而另一计划,据说已约好张艺谋来武隆筹划“天坑音乐会”,如果实施成功,届时几千人坐在天坑里享受天然传声,将足够震呆游人。这些创新思维或许也是云南旅游所欠缺的。
声音
周建华:我们要学四川景区的建设速度
今年初,云南泸沽湖银湖岛酒店一期工程开始试营业,其公司董事长周建华就曾与记者有过交流:同一个泸沽湖,原来是因为一位叫杨二车娜姆的云南女人而名声大振。现在,四川在泸沽湖边的发展步子远远快于云南。四川已投入大量资金,修建从